“我周三不会去法院荣耀配资,因为我不想分散人们对这项重要决定的注意力。”
这是当地时间11月2日,特朗普在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对关税政策进行审查的背景下,做出的最新表态。
看来,不管美国司法如何干预,特朗普都打算把他的关税政策一直搞下去。
只是,全世界现在是越来越清楚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真实目的:一边拖住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,一边啃食欧盟的经济利益,最终完成对欧洲的战略包围。
可是最终结果真的能如特朗普所愿吗?
拖住中国
特朗普之所以对中国发起疯狂的关税打压,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极限施压制造不确定性,从而实现拖住中国的目的。
2024年,特朗普在俄亥俄州竞选集会上毫不掩盖自己的险恶用心:“要让中国的高端制造在美国市场赚不到钱,他们就没法更快地超越我们。”
特朗普上台后,很快就全面实施对中国的关税打压政策,自2025年1月起,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关税从25%逐步攀升至47%。
关税打压覆盖了半导体、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等各类核心品类。
中国并没有屈从服软,4月10日,中国海关总署正式执行对美加征关税的最新公告,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税率基础上加征84%关税。
这一史无前例的反制措施,迅速引起美国的反应,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中国不仅没有服软,反而强硬的发起对等反制。
为了更好遏制中国发展,特朗普政府还要求苹果、特斯拉等在华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或北美,否则其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将无法享受关税优惠。

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
随后,美国又联合欧盟、日本建立“关键矿产联盟”,通过取消相关产品关税、协调技术标准,试图切断中国在锂、钴等新能源核心矿产的供应链主导权。
美国这种“关税+供应链”的组合拳荣耀配资,本质是“用贸易手段迟滞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”。
不过,美国的一系列关税政策显然没有起作用,中国进出口贸易不降反增,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。
反观欧盟,就没有中国这么乐观,整个欧盟几乎快要被美国吃掉了。
欧盟割肉让利
特朗普对中国的关税政策是“全面施压”,对欧盟则采取精准切割的办法,迫使欧盟在经贸利益上“割肉让利”。
2025年8月21日,美欧联合发布了一份框架协议,欧盟被迫取消对美国所有工业品关税,并为美国坚果、乳制品、加工果蔬等农产品开放优惠市场。
作为交换,美国仅承诺对欧盟软木、飞机等少数商品适用最惠国税率,对汽车、药品、半导体等核心品类仍维持15%的惩罚性关税。

不仅如此,特朗普还要求欧盟在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和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。
从这份协议不难看出,特朗普在欧盟更在乎的是利,利用关税大棒从欧盟换取更多好处。
为了防止欧盟团结起来对抗自己,特朗普还对波兰、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私下承诺“放宽农产品关税”,分化欧盟反制阵营。
特朗普还不断给欧盟设置各种陷阱,比如,在协议中明确美国仅在欧盟“正式出台立法取消工业品关税”后,才可能下调汽车关税。
也就是说,欧盟如果没办法兑现承诺,将面临更高关税风险。
全面围堵
在对欧盟发起经济打压,让欧盟在经济上逐渐丧失自主权的同时,特朗普还精心谋划了政治和安全的全面围堵。
首先是撤军。10月27日,美国国防部披露的新版《国防战略》显示,美军计划逐步从欧洲撤出部分兵力。
年内还将停止为“波罗的海安全倡议”提供资金,并推迟向东欧部署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将北约成员国军费标准从GDP的2%提升至5%,逼着欧洲各国家花钱买安全。
军事威胁的同时,特朗普还积极对欧盟进行政治分化渗透,动摇欧盟内部凝聚力。

他公开支持德国选择党等极右翼势力同时对波兰、波罗的海三国给予“特殊待遇”——不撤军反而增兵,形成对法德轴心的牵制。
美国在俄乌冲突中,绕过欧盟与俄罗斯直接谈判,迫使欧洲接受对美有利的停火条件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坦言:“欧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焦虑,我们必须加速防务自主。”由此可见,美欧协议的不平等条款引发欧洲的觉醒,对欧包围反而加速了欧盟防务自主进程。
正如朱光耀所言:“关税战、贸易战违背历史潮流,不会有赢家。”
毫无疑问,美国优先” 为核心的单边主义,短期内确实搅动了全球贸易格局。
但是未来,全球多极化趋势不会因为特朗普的政策而逆转,而特朗普所作所为也必将遭到全世界的唾弃。
参考资料:
1.伍慧萍:特朗普会对欧洲“分而治之”,中国应推动德国重新思考这件事,观察者网
2.特朗普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50%关税,新华网
3.《广泛针对、10%起步特朗普亮出“对等关税”牌》,求是网
4.专访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:特朗普2.0的工作路径是让制造业回归美国,但关税战、贸易战、科技战不会有赢家》,每日经济新闻
5.人民网军事频道:《美将“减持”对欧同盟义务》
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